
好家伙,这事儿必须得掰扯掰扯!说起2016年里约奥运会,咱中国女排干的那件大事,到现在提起来,我这心里头还是一阵热乎。那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块金牌,那是把“女排精神”这四个字,一个球一个球,从悬崖边上给硬生生抢了回来!
当时是个什么情况?咱女排在小组赛打得那叫一个憋屈。五场比赛输了三场,输给荷兰,输给塞尔维亚,还输给了美国。磕磕绊绊地,靠着小分优势,勉强挤进了八强。那会儿网上说什么的都有,不少人觉得这届女排姑娘们太年轻,没戏了,八强就算完成任务。更要命的是,四分之一决赛,咱们的对手是东道主巴西队。巴西队什么来头?前两届奥运会冠军,主场作战,球场里坐满了给她们加油的人,那喇叭吹的,耳朵都快聋了。
小组赛差点回家,打巴西谁都觉得没戏,这还能翻盘?
比赛一开打,完蛋!第一局让巴西队打了个25比15,咱这边根本摸不着球,姑娘们脸上全是紧张。当时我就想,这下完了,要被人剃光头了。电视机前头,估计好多老哥们都把遥控器捏出汗了。可就在这时候,你猜怎么着?暂停的时候,郎平指导那叫一个稳,脸上一点慌张都看不见,就跟队员说:“没事,放开打,把咱们自己的东西打出来就行!”就这一句话,好像给姑娘们吃了定心丸。第二局开始,朱婷的扣球开始砸地板了,惠若琪的防守跟铁墙一样,丁霞的传球也活了。你一分我一分,硬是把比赛拖到了决胜局。第五局,打到13平,那会儿谁喘气大声点谁就得输。最后,咱赢了,15比13!把卫冕冠军、东道主,硬生生从自家门口给送走了!
那场球打完,网上直接就炸了。我记得特清楚,有个网友发帖子说,他一个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,看到最后赢球那一刻,在客厅里哭得跟个孩子似的。他说他根本不敢看决胜局,一个人躲到阳台抽烟,听见屋里老婆孩子尖叫,才知道赢了。他说那已经不是一场球了,那是替咱所有中国人出的一口气!你看,这就是大伙当时的心情,不是亲身经历,你根本体会不到。
干掉东道主不算完,碰上小组赛输过的荷兰,这口气能咽下去吗?
你以为这就完了?硬仗才刚开始。半决赛,对手是荷兰队。就是小组赛第一个把咱们干倒的那个队。人家心里有底,觉得吃定咱们了。这场球打得比对巴西还凶,又是打满了五局。咱赢一局,她们就追一局,跟拉锯战一样。郎平指导也是神了,手里的牌换来换去,谁状态好就让谁上,把荷兰队那边给整不会了。最后还是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,3比2,又拿下来了!赢了这场球,姑娘们抱在一块哭,那是把所有的压力全给释放出来了。
其实说到这,就得跟以前比比。你像2004年雅典奥运会那会儿,冯坤、赵蕊蕊那一批“黄金一代”,那是真的强,大家伙都盼着她们拿冠军,最后她们也确实做到了,决赛大逆转俄罗斯。但2016年这支队伍不一样,她们年轻,小组赛打得稀烂,根本没人看好。所以说,在里约赢下巴西和荷兰,那感觉就像是一个村里的草台班子,去城里把专业的剧团给干翻了。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,这块金牌的含金量,那真是用命拼出来的。
决赛又碰老冤家塞尔维亚,开局又输,郎平到底用了什么神仙计策?
终于进了决赛,对手更狠,塞尔维亚队。小组赛的时候,人家怎么赢咱的?一个干脆利落的3比0,一局都没让咱拿下来。这回在决赛碰上,真是冤家路窄。果不其然,第一局又输了。当时我心都凉了半截,心想这剧本咋又来了?难道这次顶不住了?可是郎平指导和这帮姑娘们,就是要告诉你什么叫“女排精神”。从第二局开始,场上的局面就变了。朱婷的重扣,对方三个人拦网都拦不住;颜妮和徐云丽的拦网,就像在网前立了两堵墙;惠若琪满场飞奔救球,好几次都是从广告牌边上把球给捞回来的。她们一分一分地咬,一局一局地扳。最后,3比1,咱们赢了!时隔12年,中国女排,又站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!
拿了冠军之后,郎平指导抱着队员哭,队员们也哭。咱这些在电视机前头看的,有几个没跟着掉眼泪的?这块金牌,不光是金子做的,更是用汗水、泪水,还有那股子“我们就是不认命”的劲儿换来的。我们总说“女排精神”,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就是句空话,是个口号。但是你看完她们从小组赛濒临淘汰,到最后逆转所有强敌拿下冠军的整个过程,你再摸着良心问问自己。当所有人都觉得你不行的时候,你依然选择相信自己,豁出命去拼搏,这难道不是我们普通人生活中最应该有的样子吗?
景盛网-网上股票配资-炒股票加杠杆-炒股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