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“懂技术却不会做生意?这正是我们科创人最头疼的难题!”泮芯科技总经理汪飞道出了众多技术人才的心声。而宝山区的科创人才训练营,恰似一场“及时雨”,精准浇灌在创业成长的关键期。
如何让技术尖兵蜕变为优秀企业家?如何为“先投后股”等项目指明方向?2025年第三届宝山科创人才训练营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。作为第五届“海聚英才”创新创业活动月的重要环节,本次训练营汇聚了30余位科创精英,包括“海聚英才”与“科创杯”大赛优胜者、“先投后股”项目代表,共同开启了一场思想碰撞与资源链接的深度对话。

创新:为初创企业注入成长动能
“今天的宝山,既有产业厚度,更有政策温度,正是大家施展才华的最佳舞台。”开营仪式上,宝山区人才工作局的致辞,表达出宝山对人才的珍视与期待。
当前,宝山正锚定“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、国际大都市主城区、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”的“一地两区”战略定位,持续深化“北转型”实践,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。训练营为学员们搭建起学习之桥、合作之路,期待大家在宝山的科创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。
今年,宝山承办的第五届“海聚英才”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复赛,通过精准对接、全流程服务,吸引了780余个海内外优质项目参与,其中7个项目成功晋级总决赛。宝山也因此荣获大赛“优秀组织奖”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“海聚英才”与“科创杯”的双赛联动机制,形成了赛事协同、资源互补的良性循环。已举办五届的“科创杯”累计吸引3288家企业和265个团队参赛,推动72家企业落地宝山,实现了“以赛引才”“以赛招商”的显著成效。仅今年第五届“科创杯”的20家获奖企业中,就有11家已落地宝山。获奖企业不仅可获得最高150万元奖金,还能享受租金减免、高企奖励、人才创业保险等政策支持。
本次训练营正是大赛的“后半篇文章”,为优秀企业量身定制“沉浸式成长体验”。通过精准课程、资本链接和产业资源,帮助企业解决从“赛场”到“市场”的成长烦恼。

破局:完成从技术到管理的跃迁
破冰互动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。来自不同领域的学员们迅速打破隔阂,在思维碰撞中结识同行伙伴。
身份转换从来不易。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,仅靠技术这把“硬刷子”远远不够,更需要团队管理与战略决策的“软智慧”。一位学员感慨:“管理50人时游刃有余,发展到200人就开始力不从心。”这正是科创企业成长中的普遍困境。
为此,训练营精心设计了实战课程,邀请营销、投融资领域的业界“大咖”,围绕领导力、品牌塑造、资本对话与全球视野四大维度,开设“即兴戏剧领导力”“创始人IP打造”“全球化突围”等精品课程,还有私董会、DEMO DAY、科技金融产品介绍等环节,全方位满足创业者的成长需求。

成长:在宝山找到同行伙伴
企业发展不是孤独远征,而是协同共进的航程。本届训练营汇聚了技术先锋、产业代表、投资专家,他们既是“同学”,更是潜在的“未来合伙人”。
三天的学习中,学员们积极展示项目、分享案例,在交流中重新校准方向。“这次训练营干货满满,让我看到了创业的更多维度。”一位“科创杯”优秀项目代表表示。
训练营还特别安排了外出参访,学员们走进深兰科技、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示馆、李政道研究所,近距离感受上海在前沿科技、成果转化与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氛围,激发了投身宝山“北转型”建设的信心。
经过严格评选,训练营最终评选出优秀学员和优秀小组,并颁发结营证书。三天的课程虽短,却完整贯穿了“学思践悟”全过程。
“企业事务再忙,我也要挤出时间参加这次训练营。”一位初创企业学员分享道,“‘全球化突围’和‘创始人IP打造’这些课程,正是我们现阶段最需要的!”
结营不是终点,而是与宝山共同成长的新起点。从政策支持到创新生态,从资金扶持到能力提升,宝山正系统推动“四链”融合,构建滋养创新的沃土。这场训练营正是宝山与人才“双向奔赴”的生动缩影,展现出宝山对每一位创业者的真诚期待。
如今的宝山,已成为海内外科创人才安心事业的“心安之处”,更是大展宏图的“梦启之地”。期待更多英才选择宝山、扎根宝山,在“北转型”的征程中乘风破浪,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。
景盛网-网上股票配资-炒股票加杠杆-炒股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