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开盘一片绿,科技股集体杀跌成为最强砸盘者,而金融股则扮演了护盘者的角色,多空双方在A股市场展开激烈博弈。
2025年10月10日,A股市场迎来一场异常波动。 早盘低开低走,科技股全线杀跌,科创50指数至午盘跌幅已达4.64%。 主力资金疯狂出逃,早盘净流出超700亿元,预计全天将突破千亿规模。
然而就在科技股溃败之际,金融股挺身而出。 证券、保险板块异常拉升,周期股配合护盘,水务、建材、煤炭等板块涨幅靠前。 这场明显的分化行情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资金博弈?
今日A股的异常下跌,科技股成为当之无愧的“砸盘主力”。 半导体、芯片等前期热门板块集体重挫,多只个股跌幅超过6%。 这场暴跌并非毫无征兆,从10月9日开始,半导体板块已经历剧烈震荡。
中芯国际A股走势尤为引人注目——从早盘涨超9%到收盘跌0.87%,日线图上留下一根长长的上影线。 华虹公司上演20CM涨停后“炸板”回落至涨12.04%,佰维存储、燕东微等个股跌幅均超过10%。
展开剩余84%两融折算率调整成为直接导火索。 根据交易所规则,静态市盈率超过300倍或为负数的股票,其融资融券折算率将被调整为0。 东方财富证券、东北证券等券商对中芯国际、佰维存储等高市盈率股票执行了折算率归零的操作。
这一调整意味着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需要补充其他担保品,或者减少融资规模。 对于那些高度依赖杠杆资金推动的高估值股票来说,这一政策无疑切断了部分流动性来源。
科技股的估值泡沫已经相当明显。 以往科技股整体PE达到60-80倍左右基本就涨不动了,但如今A股很多科技股市盈率超过100倍很常见,200倍PE也相当正常。 寒武纪等常年亏损的科技股,估值却高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。
从业绩表现看,科创50上市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3.70%,Wind人工智能板块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同比下滑30.56%。 这种业绩表现难以支撑当前的高估值。
面对科技股的大幅杀跌,金融股及时出手护盘。
证券板块盘中再现异常拉升,发挥最强护盘力量。
银行股护盘的核心逻辑在于其权重属性。 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等银行股市值巨大,对指数影响显著。 当大盘快速下跌时,资金选择拉升银行股可以直接提振指数,避免恐慌情绪扩散。
银行股普遍具有低估值、高股息的特点,为资金提供了“安全垫”。 中证银行指数PB仅0.58倍,平均股息率达5.13%。 在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时,资金自然会流向这类防御性板块。
金融股护盘也反映了政策层的意图。 在市场极端波动时期,护盘可能隐含政策层面对市场稳定的引导意图。
今日金融股的护盘行为并非首次。 回顾2025年4月9日,A股早盘因外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大幅下挫,沪指一度跌逾2%。 午后证券板块异动拉升,东吴证券盘中触及涨停,带动指数快速回升。
今日市场的异常波动,与主力资金的疯狂出逃密切相关。 早盘主力资金净流出就已超过700亿元,按照这种速度,全天净流出规模预计将突破千亿。
这种大规模的资金流出在A股市场并非首次。 2025年9月2日,主力资金一天净流出1709亿元,创下历史记录。 当时两市超过4000只个股下跌,只有不到1000只股票上涨。
主力资金抛售与散户接盘形成鲜明对比。 在9月2日的市场震荡中,小单资金净流入1355亿元,显示散户资金在市场下跌时反而在买入。 这种主力与散户的行为差异,反映了不同资金对市场判断的分歧。
从板块资金流向看,银行板块成为今日唯一资金大幅流入的权重板块。 在之前的市场调整中,银行板块全天净流入32.38亿元,而科技与成长板块则遭遇大幅抛售。 通信设备单日净流出125.28亿元,半导体净流出107.30亿元,软件开发净流出97.85亿元。
两融资金也参与了这场抛售。 目前两融余额已达到2.3万亿元,突破了2015年的峰值,杠杆资金参与度极高。 两融折算率的调整直接触发了杠杆资金的被动减持,加剧了市场波动。
今日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板块间的分化走势。 科技股大幅回调的同时,金融股和周期股却逆势上涨。
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明显的板块轮动。 根据历史数据,当科技股等高风险板块出现调整时,资金往往会流向银行、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。 这种轮动是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自然反应。
周期股今日也在辅助金融股护盘。 水务、建材、煤炭、化纤和钢铁等周期类股票涨幅靠前,说明有资金在进行周期股的炒作。
这种板块轮动在A股市场并不罕见。 2025年3月20日,A股市场就曾出现类似的高位震荡。 当时酿酒、金融等权重板块成为稳定指数的核心力量,而科技股则因估值回调与产业周期共振出现领跌。
市场分化格局下,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。 北向资金与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持续流入权重股,形成托底效应。 数据显示,3月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超200亿元,其中60%流向权重蓝筹股。
金融股在关键时刻出手护盘,但始终无法扭转下跌局面。 这引发市场对护盘行为真实目的的猜测。 是真心护盘,还是另有所图?
一种观点认为,金融股护盘是在缓解今日跌幅,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。 说白了就是不允许今日A股有太大的跌幅,同时抵抗盘中的抛压,抵抗科技股下跌和主力资金套现等压力。
另一种看法是,金融股可能在为接下来的强势拉升做准备。 今日金融股异常拉升,可能只是一个热身动作,尝试性进行拉升,真正的金融拉升行情可能还在后面。
也有观点认为,金融股护盘是为了掩盖超大资金出货。 根据今日实际行情,科技股在获利兑现,科创蓝筹股在获利兑现,以及主力资金在套现,金融股护盘可能就是为了掩盖这些资金出逃。
回顾历史,金融股护盘通常是一种短期行为。 在2018年贸易战、2020年疫情冲击等护盘周期中,证券板块平均反弹幅度达25?0%,但护盘结束后市场仍会回归基本面。
今日的护盘行为也反映了当前市场面临的复杂环境。 经济复苏节奏的不确定性促使资金从成长股转向防御性资产。 8月制造业PMI虽回升至49.4%,但仍处收缩区间,非制造业的扩张力度亦弱于预期。
发布于:江西省景盛网-网上股票配资-炒股票加杠杆-炒股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